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电子秤解码器技术原理
电子秤解码器技术原理
  • 发布日期:2025-10-22     信息来源:公司新闻      浏览次数:73
    •   电子秤解码器是通过非法干预电子秤信号传输与数据处理流程,实现称重数据伪造的作假设备,其技术原理围绕“信号拦截-数据篡改-反馈假装”三个核心环节展开,本质是突破电子秤的正常计量逻辑,让篡改后的虚假数据以“合规形式”呈现,从而达成非法牟利目的。该设备严重违反计量法规,对贸易公平与生产安全危害极大,其技术原理可拆解为以下三方面:
        一、信号拦截:获取电子秤原始计量信号
        电子秤的正常计量流程为“传感器受压→电信号输出→信号处理→数据显示”,解码器的首要技术动作是精准拦截传感器与信号处理单元之间的原始信号,为后续篡改奠定基础,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
        物理线路接入拦截:解码器仿造电子秤传感器的接口规格(如4针、6针插头),假装成“信号校准器”“放大器”等合规配件,接入传感器与主控芯片之间的线路。接入后,解码器通过内部电路优先获取传感器输出的毫伏级模拟电信号(如1kg重量对应1mV电压),或已初步编码的数字信号,切断原始信号直接传输至主控芯片的通路,形成“传感器→解码器→主控芯片”的非法信号链路。
        无线信号嗅探拦截:针对蓝牙、WiFi等无线传输型电子秤,解码器通过解析电子秤的通信协议(如Modbus、私有无线协议),假装成合法的数据接收终端(如匹配电子秤的设备ID与加密密钥),在无线信号覆盖范围内主动嗅探传感器传输的数字信号(多为2.4GHz频段)。部分解码器还具备协议破解功能,可突破简单的信号加密,无声获取原始称重数据,全程无需物理接触,隐蔽性更强。
       
        二、数据篡改:伪造符合计量逻辑的虚假信号
        拦截原始信号后,解码器通过内部电路与程序对信号进行篡改,核心技术是让虚假信号符合电子秤的信号特征,避免触发设备异常报警,主要分为两类篡改方式:
        模拟信号幅度调节:针对输出模拟电信号的电子秤,解码器内置信号调节模块(如精密电位器、运算放大器),按作假需求(如将实际10kg重量显示为9kg)成比例调整信号幅度。例如,将传感器输出的10mV(对应10kg)电信号衰减至9mV后再传输至主控芯片,芯片会按原有的“电压-重量”换算逻辑,误将9mV计算为9kg。篡改过程中,解码器会保持信号的线性关系(如1kg对应1mV的比例不变),仅整体偏移幅度,使重量显示平稳变化,无跳变异常,假装成正常称重过程。
        数字信号指令伪造:针对输出数字信号的电子秤,解码器通过解析其数据协议格式(如帧结构、校验位规则),伪造“重量修正指令”或“校准指令”。例如,向主控芯片发送包含“修正系数0.9”的虚假指令,芯片会默认该指令来自合规的校准操作,按修正系数对原始重量数据进行计算(如10kg×0.9=9kg)并显示。篡改后的数字信号严格遵循协议格式,校验位、数据长度等参数均符合要求,电子秤无法识别其为非法指令。
       

       

        三、反馈假装:掩盖篡改痕迹,实现长期作假
        为避免被日常使用或计量检测发现,解码器通过技术手段对篡改行为进行闭环假装,确保作假状态隐蔽可持续:
        零点同步校准假装:电子秤开机时会自动执行零点校准(空秤显示0kg),解码器通过检测开机信号或空秤时的传感器信号,同步暂停篡改功能,让原始零点信号传输至主控芯片,确保空秤显示正常(0kg)。当有重物放置时,再自动启动篡改,形成“空秤合规、称重作假”的假象,规避用户通过空秤检查发现异常。
        检测模式自动切换:部分解码器内置“检测识别模块”,可通过识别电子秤的特殊操作(如长按“校准键”“去皮键”组合,或外接标准砝码时的信号特征),判断是否处于计量检测状态。一旦识别到检测,解码器会立即切断篡改电路,恢复原始信号传输,使电子秤在检测时显示真实重量;检测结束后,自动切换回作假模式,实现“检测合规、使用作假”的双重假装,逃避监管。
        电子秤解码器的技术原理本质是通过非法干预电子秤的信号链路,以“拦截-篡改-假装”的技术流程伪造称重数据。但该设备严重破坏计量公平,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随着电子秤信号加密、异常检测等技术升级,其作假手段正逐步失效,使用此类设备终将面临法律追责。

    •